假如今天你買了張電影票,進場看了十幾分鐘後,發現它並不符合你的期望,你會忍受著把它看完,還是立即離開?

 

再換個場景。你已經買了電影票,朋友卻告訴你同時間有你的偶像的粉絲見面會,在不能退票的情況下,你還會去看電影嗎?

 

以上兩種情境,都是在錢要不回來的狀況下,考驗你是否要維持原本的選擇。這種已經花出去,但是要不回來的錢,我們稱之為「沉沒成本」。

sinking.jpg

 

以上述兩個例子來說,有些人會堅持把電影看完,否則花出去的錢就「浪費了」,但代價是忍受兩小時的爛片,又或者是錯過自己的偶像。

 

然而理性的人會這麼想:「不管我怎麼選,錢都要不回來了。那哪一個選擇對我來說會更好?」

 

關鍵點在於:要不回來了(所以才叫「沉沒」成本)

 

因此,我們在做選擇時,就不該再把沉沒成本納入考量,如此才能做出較優質的決定。

 

在真實的生活場景中,時間的沉沒成本的影響,往往比金錢的沉沒成本還要來得大,為什麼?

 

很簡單,因為錢花掉了,再賺就有了,但一生的時間卻很有限,而且是無法再生的。這也導致我們更容易受到時間沉沒成本的影響,而做出不利於自己的決定。

 

舉個實際的例子。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:讀錯科系

 

受惠於網路資訊發達,我們看電影前可以查評價,大大降低看到爛片的機率。就算真的看到爛片,放棄的成本也不會太高。

 

但選科系就不同了,就算網路上有那麼多資訊可參考,還是有很大的比例會選錯,因為這是一個更加複雜的系統,而且前期投入的成本又特別高。

 

在大學讀了一年兩年後,有些人會清楚意識到讀錯科系,有些人則是隱約察覺到自己可能讀錯科系了。一旦想到是否要繼續讀下去,沉沒成本就會跳出來說:「你這麼努力才考上這科系,也已經讀了一段時間了,現在換不就全浪費了嗎?」

 

強烈知道自己更想做什麼的人,要忽視沉沒成本會比較容易些。但對於那些只知道自己不要這科系,但卻不知道要做什麼的人,就沒那麼簡單了。

 

一方面,轉換跑道的前途未卜,另一方面,又對長期累積的努力感到不捨。很多人會選擇硬著頭皮讀到畢業,甚至繼續攻讀碩士博士,出社會後做相關的工作。隨著投入的成本愈多,就愈無法承受放棄它的痛苦,然後又說服自己投入更多成本,讓自己愈來愈難以回頭。

 

其實在自己第一次意識到「做錯了決定」的時候,就應該即時收手了。這時即使已經產生沉沒成本,但這沉沒成本卻是最低的,因為一旦決定繼續撐下去,投入的沉沒成本只會愈高而已。

 

想想你目前的生活中,有哪件事是你早已察覺不對勁,卻又受到沉沒成本的影響,而頑固的堅持投入更多呢?

 

現在,不要去想你「過去」投入了多少,只根據「現在」的狀況去思考:哪個選項對「長遠」更有益

 

最後,再一次問問自己,選擇繼續投入會是正確的決定嗎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talent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