認識自己?是何其不容易的事,認識「自己」後,再發掘自己的性向、特質,又將經過多少時間的努力。

m2-10-0443  

一直存著爭議的12年國教;我們先不論這政策的對與錯、是與非。這政策的形成或許只是單純希望透過,在以免考試為主與免門檻升學的架構下,讓13-18歲的青少年,除國中階段學習正常化,也因設置高中普通科特色班能培育資優學生,另一方面仍維持高職各科班的水準,以達到落實的適性輔導。

雖唯有透過性向的自我探索,了解自己的興趣、志向,青少年階段的學習才得以適性發展。 但自我探索,了解自己的興趣、志向真的有這麼簡單與容易嗎?

是如余秋雨先生在「人生風景」一書中所寫:人類最愛歌頌的是初戀,但在那個青澀的年歲,連自己是誰還沒搞清,怎能完成一種關及終身的情感選擇?

「人們會漸漸成熟,結識各種異性,而大約在中年,終於會發現那個『惟一』的出現。但這種發現多半已經沒有意義,因為他們肩上壓著無法卸除的重擔,再準確地發現往往也無法實現。」

「既然無法實現,就不要太在乎發現,即使是惟一也只能淡然頷首、隨手揮別。此間情景,只要能平靜地表述出來,也已經是人類對自身的嘲謔。」

「嘲謔的主題是年齡的錯位。為什麼把擇定終身的職責,交付給半懂不懂的年歲?為什麼把成熟的眼光,延誤地出現在早已收穫過了的荒野?只要人類存在、大概永遠也逆轉不了這種錯位,因此這種嘲謔幾乎找不到擺脫的彼岸。」

十七世紀工業革命後,所有的生產採標準、系統化;進入二十世紀中、後期,隨著教育的普及化,也因應大量的戰後嬰兒潮,「教育」亦如工業革命後的工廠生產作業,變得標準與系統化。但「人」不是「物品」,可用同樣的「生產過程」做製造。

學校原是提供一個學習的環境,讓相仿年齡的人一起受基本的知識、做人處事的學習。但強烈的「萬般皆下品,唯有讀書高」的遺傳觀念與名校文憑的普世價值,曾幾何時,學校變成知識的「競技場」。啟蒙人生智慧、發掘個人性向變成一種多餘的奢侈。

希臘雅典-阿波羅神廟(Temple of Apollo)神壇上的箴言:「認識你自己(Γνώθι σεαυτόν)」。簡單幾個字,雖蘇格拉底以它為哲學方法,而意思大致上為人在深入的瞭解自己之後,會明白人只是人,而不是神。

然而認識自己?是何其不容易的事,認識「自己」後,再發掘自己的性向、特質,又將經過多少時間的努力。

雖不容易,但總是會有機會。

當不再沉溺於虛擬的網路世界,多花一點的時間與真實世界的人互動,我們將會從周遭朋友的眼中看到真實的自己;也只要在真實世界多去嘗試、了解不同的事物,透過不斷在真實世界的嘗試、挫折、壓力、不順遂……化轉為自我的鼓勵、肯定。

二十幾歲年輕的時候總有機會找到自己最有興趣、也最專注的事情,而要出現余秋雨先生筆下所寫:「為什麼把成熟的眼光,延誤地出現在早已收穫過了的荒野」的機率自然就變小了。

 

文章轉自:ATC全方位人才培訓營

arrow
arrow

    italent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